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

首页

>

学院动态

>

学院新闻

>

正文

我院组织召开2025年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动员会

来源:

发布:

发布时间:

2025-05-30

浏览次数:

点击:[]次

为积极备战2025年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,激发研究生参赛热情,提升案例创作水平,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于530日上午召开了大赛专题动员会。本次动员会由副院长凌喆主持,邀请了首届案例大赛全国三等奖获奖团队成员黄毅作经验分享。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铁军、研究生导师刘红英教授、李华教授、研究生教学办主任金素芳、研究生辅导员翟士超等老师出席会议,全体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参会。



  动员会上,凌喆副院长首先强调了本次大赛作为A类竞赛的重要性,并介绍了本届大赛的主题“数智赋能教学,中文联通世界”,特别指出大赛将重点考察运用人工智能(AI)技术赋能中文教学的能力,以及推动中文教育“走出去”的创新实践。她鼓励同学们紧扣时代脉搏,积极参赛。


凌副院长还深入阐述了案例创作的核心要求。她强调,参赛案例应追求“艺术的真实”,源于实践但需经过提炼升华;案例需具备“典型性”和“启发性”,能反映教学中的共性关键问题并提供解决思路;案例叙述需体现“动态性”,清晰展现问题的发生(起)、发展(承)、解决(转)与效果反思(合)的完整过程。她详细介绍了“智慧中文”、“中文+”和“故事中文”三个赛道的特点与侧重点,明确了组队要求、校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(615日)及后续国赛重要时间节点,号召同学们精心准备,力争佳绩。

2023级研究生黄毅结合自身参赛经验进行了精彩分享。她首先强调组队是成功的基础,建议寻找专业扎实、技能互补、态度积极的队友,在“求同存异”基础上充分讨论确定案例方向。选题务必紧扣赛道要求,深入理解赛道内涵。接下来,黄毅建议在动笔前充分了解案例基本结构,写作中需反复精修。背景、事件部分应清晰描述、图文并茂,问题疑难部分需精准凝练、分点阐述,应对处理部分应做到客观、实事求是,评价反思部分需结合文献与理论。最后,她还从自身经历出发,向大家提醒了两点细节:其一,因报名流程繁琐,需提前一至两天完成报名工作;其二,可以为队伍取一个“紧扣主题、引人注目”的好名称。

会议最后,刘红英老师和李华老师结合自身专业领域,为同学们提供建议和指导。与会教师均表示将全力支持同学们的备赛工作。


本次动员会目标明确、内容详实,既有学院的高度重视与方向指引,也有获奖者的宝贵经验与倾囊相授,为我院研究生积极备赛2025年第二届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奠定了坚实基础,吹响了奋进的号角,同时也拉开了校赛的序幕。期待我院学子在本届大赛中创造辉煌!

  文稿:姜星夙 摄影:谭肖

初审: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

责审:金素芳

终审:凌喆